close

036  

 

有一處地方,是大和民族心中的勝地,一輩子一定要去參拜一回。

 

住在日本這些日子裡,總被問起同樣的問題:「你喜歡日本的哪裡?」我總帶點遺憾的回著:「靜謐山林間的寺院和神社,可惜我們現在在東京,啊!真想搬去京都的巷弄中。」我喜歡看古老的建築和庭園,喜歡一個人靜坐在枯山水前放空心靈,也喜歡繞著建築兜兜轉轉地張望,我愛那些可以感受得到數百年前光陰的古物,那些所謂的侘びさび,但這是頭一回,我為了「新」而遠赴千里。

 

005我的旅程步調很緩慢,但又總急著起個大清早,為的是錯開那些朝聖的人潮。十月天的伊勢清晨帶點寒濕的霧氣,這時表参道火除橋上還不見大批參拜信眾,我想這應該是個好的開始,和大御神漫談就該如此。上了橋便是進到了神域,表参道火除橋上的通行方式和日本多數地區的習慣一樣,左側通行,但因為這是神域,所以從此刻開始,我們這些凡人們得盡最大的可能靠左走,中間那條隱形的道路可是豊受大御神的神道,既然誠心走一趟,要事相求前總不好冒犯了主人家。

 

089

渡過當時為了防止火事發生而挖掘的外渠水道後,左手邊映入眼簾的就是手水舎了,但別急,右手邊有一株名為清盛楠的老楠樹,據傳當年平清盛來此參拜時,楠樹的枝葉掃到了他的頭冠,因此被從中劈斬,從此一分為二,無論傳說是否屬實,但這株楠樹似乎真受到神宮境內的神靈庇佑。

 

 

 

007先用右手取水瓢、洗淨左手、換以左手......。我從小就愛玩水,尤其這溫帶國家的水格外冰涼,夏天時我總愛將手帕打濕,冰冰涼涼的握在手上或圍在頸部,舒爽極了。小時候,有一次媽媽一回到家只見到來福對著她搖尾巴,接著來福帶著她沿著路上散落的紙片來到河邊,據說媽媽當時以為那是燒給淹死的三兄妹的金紙,於是邊哭邊走,突然看見河床上有三個小鬼很開心的對著她大叫:「媽媽!我們在玩水摺小船。」然後那天就被罰站,還不准吃晚飯。

 

011伊勢神宮的鳥居或許不如明治神宮前的台灣鳥居那麼有親近感與魄力,但這可是傳承千年的古建築技法,與一般的鳥居不同,伊勢鳥居的笠木是內傾的五角形,且個部位完全靠著角貫固定,不費任何一根釘子,就連伊勢鳥居的柱基也都是直接嵌進地面,因此柱子其實比想像中的更長。091  

如果渡了橋就是進到大御神的花園,那麼過了鳥居則就是進到祂家的玄關了,在鳥居前佇立,深深一鞠躬:「おじゃまします。」,避開中間的神道後跨進鳥居的那端。

 

神宮境內盡是參天古木,有些靠近走道的樹木會被竹片包圍,其實這些是近年來才有的防範措施,據說這幾年不知為什麼開始興起一些能量點,人們總喜歡抱著老樹祈求強運,老樹斑駁的樹皮也都被視為護身符而被扯下放進皮夾收藏,所以許多老神木都傷痕累累,各地區的主管機關後來就想出用竹片圍住樹木的方法,以防止它們繼續被人們直接碰觸,奇妙的事是,這些無意中傷害老樹的族群大多為年輕未婚女性,我想各地區的神社該做的治本之道並不是把老樹圍起來,而是辦一些聯誼交友活動。

 

102在日本神祇中,被稱為大御神的神只有兩位,一位是住在俗稱內宮的皇大神宮內的天照大御神,另一位則是住在俗稱外宮的豊受大神宮內的豊受大御神,豊受大御神之所以會住在天照大御神附近是有原因的,據說在西元478年的時候,孤零零的天照大御神託夢給當時的雄略天皇,說祂希望能夠自給自足,並且有人幫忙打理食膳,所以在孤獨了500年後,人們終於在距離內宮不遠處建了外宮,此後,豊受大御神便攬下了照顧天照大御神的食膳工作。為了照顧大和民族心中最至高無上的天照大御神,伊勢神宮勢必得擁有大片土地,故在三重縣境內,甚至遠在四國、長野等處都有御地,據說從白米到海鹽,從真鯛到甜果,一共提供有1500多種食材。

 

明治維新前,大和民族其實是兩餐制,每天早晚各一餐,因此日本的神祇當然也就是兩餐制,神宮內負責神饌神職人員每天必須用古法鑽木取火,將白米蒸熟(不是炊熟),接著在固定的時間送膳,夏季女神們的用膳時間是上午八點與下午四點,而冬季則於早上九點及下午三點用膳,因此想看送膳儀式的朋友只要多留意一下時間,便可看見依循古禮送膳的神職人員了。不僅如此,兩位大御神的餐點其實還傳承著古代日本的飲食習慣,御饌的內容有:份量足夠的三大碗白米、酒、柴魚、鹽、海帶、時令鮮蔬、旬味鮮魚與季節甜果,注意到了嗎?古代大和民族真的不吃肉。最重要的來了,想嚐嚐女神們的食物嗎?可以!無論是事先預約或當天詢問都有機會享用到祭拜後的餐點,詳情請洽路邊行走的神職人員即可。(我沒有在開玩笑,祭拜後的餐點真的有提供給民眾食用。)

 

 

055  

過了要付很多錢才能進去祈福的神楽殿和販售御守り的お神札授与所後即是正宮所在地,今年是平成25年,在這一年,所謂的新宮在左邊,舊宮在右邊,當我來到伊勢神宮這天,舊宮的拆解工程還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也因此讓我有幸目睹這二十年一見的敞開大門,望著眼前筆直延伸的神道,我似乎稍微能夠體會大和民族的一生一次了。

 

012    

緊鄰在舊宮西邊的新宮才剛舉行完喬遷儀式,茅葺還豐厚潔淨,鳥居、牆面也都嶄新無比,空氣中那股隱約的檜木香該是由此而來的吧!

到訪伊勢這幾天正好遇上數十年罕見的超強烈颱風襲日,整面藍天映著翠綠山林,在正宮前鳥居前再度深深一禮後踏入正宮,兩禮、兩拍、合掌祈求,世界和平,一陣風揚起眼前的白帳,眼前的景色卻突然深深震撼著我的心,我不是大和民族,但那一瞬間,我懂了。

 

062參拜伊勢神宮是有一定的順序的,在正宮祈求完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等大事後,該繞去別宮了,進到別宮前會經過一處靈氣點,如果您有在玩水晶,說不定也能感受到些什麼。

 

 

023

外宮境內的別宮的祭拜順序為多賀宮、土宮、風宮。多賀宮應是外宮境內最人氣鼎盛的別宮了,因為其實在伊勢神宮的正宮是不能祈求私事的,所謂的大御神掌管的是全日本的未來與幸福,因此在祂面前的凡人也要將眼界放開,祈求的事情不可為一己之私;不過多賀宮可不同,多賀宮中供奉的是豊受大御神荒御魂,這麼長一串名字是什麼意思呢?和佛教中的金剛一樣,豊受大御神也有變體神,正宮內的大御神是閒適自得狀態下的神,而多賀宮中的則是祂在大展身手時的樣態,據信這種狀態下的大御神更強大。026  

 

在多賀宮境內參拜後,在轉身踏下98段階梯前別忘了問後一下路邊那位地藏菩薩,八百萬神不就是如此嗎?

 

 

076下了階梯後先往左手邊轉,接著參拜土宮,土宮顧名思義就是祭祀著掌管土地的神祇,其實土宮最初並不在別宮的行列中,本被稱為「土社」的祂,一直到平安時代末期才熬出頭,升格為別宮。

 

其實在土宮的左手邊還有另一處小神社,小小一座,可能是因為與正宮、別宮的光芒完全蓋過祂了,所以多數的旅遊書都沒特別介紹到祂,有空不妨花個三分鐘走進一探,隱身在林間的神社,格外有日本童話故事的風情。028081

我的步調好慢好悠閒,我們不趕時間。

矗立在土宮前方的是風宮,風宮就是大氣神明,據說這片土地上的風調雨順都要感謝著祂。在風宮,除了祈求風調雨順外,還可祈求一些特別的事情,不過,請容許我在此偷偷保留至介紹伊勢神宮內宮時再一併揭曉。

 

083  參拜外宮境內的三座別宮後,再度踏上剛剛經過的龜石,或許我沒慧根,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沒能看出神龜的樣貌,不過我知道橋面本該是隆起的,但在渡了千萬信眾過河後的祂,背部已凹陷下去。

 

 

  

又回到了正宮圍籬邊,這時已是正午時分,一年一度的神嘗祭在數分鐘後舉行,行列中準備獻上今年新米的是以樸實沉靜聞名於世的池田厚子,隊伍的極為緩慢的步調前進,石子被踩得沙沙作響,我望著眼前的景色遙想:「踏著這就是千百年來流傳著的大和嗎?」

 

離開正宮,往前,篩落林間的陽光持續在石子路上閃爍著,又經過負責調理大御神神饌的忌火屋殿與空蕩的馬廄後,我從裏參道上的那座鳥居下潛出,轉身一禮,眼前是另一座火除橋,過了橋,我又回到了人間。人間仙境外的おかげ横丁又是什麼光景呢?

 

 

 

觀光情報: 

伊勢市觀光情報中心: http://www.ise-kanko.jp/ask/form.html 

(提供免費導覽服務,惟當日臨櫃僅受理外宮導覽服務,若需內宮導覽須事前預約)

 

神宮官網:http://www.isejingu.or.j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meiBoo 的頭像
    MeimeiBoo

    MeimeiBoo的部落格

    MeimeiB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